□ 孫延兵
書籍是人類進步的臺階。
讀書可以讓人明事理,判是非。在如今物欲橫流的社會里,做什么事似乎都離不開錢,無論是去健身房健健身,還是去爬爬山、看看海,和朋友小聚一下,都需要一定的物質(zhì)基礎做保證,且成本不菲。想來想去讀書無疑是最好的“娛樂”,一個人亦可以,投入小,回報“大”。
讀書的條件要求很簡單,裝備也很“簡陋”,投資更少。一本書,一張椅,一本茶,一點時間,便可以完成娛樂過程。如果你喜歡刀光劍影的武俠,可以找些梁羽生、金庸、古龍、臥龍生的小說過來看看,夢想自己就是一位俠骨柔情的大俠,或是一位英姿颯爽、愛恨分明的女俠,也未曾不可;如果你喜歡探案、獵奇,找些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,或大宋提刑官的破案經(jīng)典故事,認真讀讀,時間長了,說不準你也成了一名“民間偵探”;如果喜歡哲學,你可以找些尼采、伏爾泰、叔本華、周國平的文集看看,會讓你對生活有更好的理解,不再會為一時的得失、榮辱而揪心,惶恐不安,保持一顆從容的心,笑對人生……
楊絳先生曾說:“讀書好比串門兒——‘隱身’的串門兒。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,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,也不怕打擾主人?!?/span>
莫泊桑先生說:“喜歡讀書,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。”不同的人對讀書有著不同的理解,但讀書的益處顯而易見。
古往今來名人讀書的故事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無一不給后人留下美好的記憶。如蘇秦頭懸梁錐刺股讀書、匡衡借光讀書、魯迅嚼辣椒驅(qū)寒讀書,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(jīng)濟學家、《資本論》最早的中文翻譯者王亞南綁在柱子上讀書……
讀書有時就像吃美味佳肴,有的人吃得津津有味,意欲未盡;有的人卻食而無味,關鍵是你是否吸收消化。
讀書需要一個寧靜的心境。
人太浮躁的時候需要看書,為自己指點迷津,但往往看不下書。
一個人讀書與不讀書,也許短期看不出來差別,但是經(jīng)過幾年,乃至幾十年,一定會有明顯的區(qū)別。
有道是“腹有詩書氣自華。”
讀書不一定會讓你發(fā)財或出名,但會讓你明白人世間不少的道理,讓你知道什么事可以做,什么事不可做,心中有數(shù),遇事不慌,活得坦然,過得從容。
不吃苦中苦,怎能人上人。好多名人之所以是名人,與他們多年如一日的學習和艱辛付出是密不可分的。
“讀書破萬卷,下筆如有神?!北鶅鋈?,非一日之寒。沒有誰天生就會寫文章,無一不是經(jīng)過平時的日積月累、鍛煉,才會寫起東西來不覺得累,不覺得苦。據(jù)說大文豪錢鐘書在清華大學讀書時,就橫掃清華圖書館幾十萬冊的中外古今圖書。不僅如此,他還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。
當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時,你可以一日無肉,但不可一日無書。當你把讀書當成自己日常生活中一大“娛樂”,你已不再是原來的你,你的視野、你的格局都會發(fā)生翻天覆地的變化,自信心也會在逐步增強,發(fā)現(xiàn)人生原來可以這么過,找到一種更好地屬于自己的天地。
1